由於自己是一個衝動性購物相當強的人,雖然衝動購買的商品多半不算太貴,但常常買了卻又用不到、買書卻又沒去讀。
最近我在發現了一個方法,練習幾週下來的結果感覺還蠻不錯的。
要克服衝動性購物最好的方法,就是不要這麼衝動。
那麼,要怎麼減少這樣的衝動呢?往往在看到商品的當下,就會覺得這就是自己需要的,這就是自己喜歡的,買來我一定會用、買來我一定會看,諸如此類的...。這是因為當下我們的心思整個被這個想購買的物品給吸引了,所以大腦就自動填補各種訊息來告訴自己我們需要的。
這時候如果我們能停一下,讓大腦有重新冷靜下來的時間,這時候往往能做出更理性而正確的判斷。
那麼要停多久呢?我自己目前練習的是停一週,也就是當我看到我很想買的東西,當下就很想買的時候,我告訴自己,下一週我在來買。
然後,這時候大腦會產生一種莫名恐懼,像是「我會不會忘記要來買我很想要的東西」,所以,要避免這種無名的恐懼,很重要的是要設定提醒,提醒什麼,提醒你要來買,提醒的時間就是在一週後,在這之前你的腦袋可能會不斷產生想買的訊息,但是要告訴自己一定要等到一週後,沒這麼急。
我習慣用google task或google calender來提醒自己,像是這樣:
原本我想購買JIFFY(一個時間追蹤的APP),我覺得可以用它紀錄我每天的時間,這樣的想法大概持續了4天吧,每天使用JIFFY的時候,都會有一種想買的感覺。但在第五天開始,我有點懶得記錄了,而且我覺得其實試用版就很夠我用了,好像沒有一定要購買完整版。這時候,購物的慾望也明顯下降許多,這時候腦袋其實是相對清醒的,就可以在審慎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買它。
3.每天都跑出這個商品,過了一個禮拜還是一樣
這代表你的大腦真的很想買這個東西,姑且不論這東西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,總之你通過考驗了,你的大腦即使在一週後仍然不停地發出訊號,告訴你這個東西是你想買的。這時候,如果這東西真的是自己想要的,就可以決定是不是要滿足自己的慾望嘍!
後記:我覺得這樣的方法蠻實用的,但很討厭的地方在於,商人看準了衝動性購物這點,常常會推出限時優惠來讓你衝動,影響你大腦的決策和判斷。